天涯法律网讯(余德厚 韩泽雄 周志团)近日,昌江法院乌烈法庭以背靠背的方式,成功促一宗土地征收补偿费用分配纠纷和解,使一对原本怨恨极深的兄弟握手言和,达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真正统一。
据了解,2010年10月,因昌江县人民政府为了开发棋子湾的旅游资源,征收了原告文某甲约1.86亩的土地,按照规定文某甲应获得4.7万元的补偿款。当文某甲到该村委会去办理领取该土地的补偿款时,被告知其兄文某乙、其妹文某丙对该土的权属提出异议,该地为争议地不能领取补偿款。文某甲得知后,一怒之下,将该村委会、其兄长、其妹告上法院,请求法院判令该村委会将其被征用的土地款4.7万元发放给其,并请求确认被告其兄文某乙、其妹文某丙对该地补偿款没有分配权。
乌烈法庭受理该案后,法官们摒弃先前那种只局限于“就案办案”、“坐堂审理”的旧习惯,采取多走访的方式,深入到群众中去,到相关部门去核查的工作方法去调查取证,经过了“三进”镇政府、国土局,“五进”村委会,“六进”群众门的取证过程,终于调查了解到了,该征用地为原告文某甲、被告文某乙、文某丙的父亲长年开荒出来的。在政府当时发放的土地使用证的权属上了明确的注明了,该地为“家庭承包经营权证”,是家庭成员共同耕作、共同收益的土地。
获取此情况后,法官们深入分析案情,因为此案属“三农”案件又涉及到政府重大项目建设,如果简单的下判,不旦激化了原、被告兄弟妹之间的矛盾,同时也阻碍了政府重大项目建设决策,为此,乌烈法庭的法官为了能妥善地处理好该案,反复开会研究,制定了一套详细周到的调解方案的,该院主管民事的副院长庄仿元也亲自两次下到乌烈法庭,耐心细致地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,经过法官们多次背靠背的调解、真心、细心的谈心、详细的释法析理,原告被法官们的真诚所打动,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,感觉到了亲情的可贵,当庭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主动申请撤诉,就这样,一宗易激起亲情反目成仇的案件,在法官们真心、细心、诚心的“为民司法”的工作作风下得到了化解,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的良好成效。